首页

最新女主调教论坛

时间:2025-05-25 03:49:34 作者:印章市集、巡回展览 大钟寺古钟博物馆探索馆藏资源融入市民生活 浏览量:57573

  中新网吕梁7月18日电 (任丽娜)一排排坐落有序的科技大棚,一朵朵尽情绽放的黑木耳,鼓起了农民的“钱袋子”。18日,记者走进山西省吕梁市中阳县看到,“小木耳”带来产业振兴的“大钱景”,“小木耳”撑起绿色低碳转型发展、乡村振兴的“大产业”。

中阳县一排排坐落有序的科技大棚。张旭盛摄

  中阳木耳栽培自吕梁山深处、生长于天然氧吧,口感细腻、营养丰富,被称为“黑色国宝”。凭借高海拔、低纬度、昼夜温差大、冷凉干燥的良好自然条件,当地产出的黑木耳品质接近野生品种。

  2018年,中阳县小试牛刀,在车鸣峪乡首次尝试棚栽、地栽黑木耳;2019成立黑木耳产业发展中心;2020年全面铺开、快速发展,栽植菌棒1564万棒;2021年栽植菌棒4340.4万棒;2022年年产1亿棒的心言菌棒厂正式建成投产,截至2023年12月底,累计完成投资7.6亿元,建成种植大棚1000栋,年产1亿棒的菌包生产线,7000万棒菌糠资源化利用生物质燃料生产线。

  如今,中阳县实现了本县菌棒的自给自足,2023年栽植数量达到4835万棒,全县暖泉镇、武家庄镇、下枣林乡、枝柯镇等4个乡镇均实现了规模化种植,呈现区域化布局、产业化经营、市场化运行的良好发展格局。

“小木耳”撑起中阳乡村振兴“大产业”。张旭盛摄

  短短几年,中阳县一跃成为“全国黑木耳产业助力乡村振兴示范县”“黑木耳产业助力乡村振兴重点联系县域”,享有“华北木耳第一县”的美誉。小小的黑木耳已成为当地乡村振兴的富民产业,产业规模“从小到大”,空间布局“从无到有”,带贫能力“从弱到强”,产业链条“从短到长”,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。

  中阳县健全完善黑木耳产业利益联结机制,积极推行“企业+合作社(大户)+农户+银行+保险”,以及“土地流转+农业托管”等模式,探索“订单生产+定价收购+网络销售”等联农带农模式,千方百计带动农户增收,努力打通农民参与农业产业链建设的途径,畅通农户对接大市场的渠道,力争把产业增值环节留在农村,把产业增值收益留给农民。

  中阳县种植4万棒(或2棚)以上的龙头企业、合作社或种植户,每种植1万棒带动本县农户(监测户、脱贫户不少于60%)或村集体经济增收不少于2000元。

  通过带农益农机制的实施,2023年,中阳全县黑木耳产业带动脱贫户3948人增收,人均增收4000元以上,通过土地流转带动210户脱贫户增收,户均增收3238元。直接带动农民1万余人,年均增收6000元。

  在增加农民收入的同时,中阳黑木耳也带动了菌棒厂、采摘园、销售、产品包装等周边产业的发展,实现产值共计5亿多元,增加固定投资4亿多元,为黑木耳产业的后续发展奠定基础。

黑木耳鼓起了农民“钱袋子”。张旭盛摄

  中阳县黑木耳产业从无到有、从小到大,开辟了民众增收致富的新渠道,成为乡村振兴的希望产业、持续长久的富民产业。

  如今,借助山西省设立特色专业镇的东风,中阳县将进一步做大规模、做亮品牌、做强龙头,贯通升级从田间到舌尖的全产业链体系,全力打造中国木耳产业发展高地,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。(完)

【编辑:李润泽】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重庆上线“自愿戒毒一件事”应用 数字赋能戒毒工作高质量发展

4月30日,四川遂宁,远眺正在建设中的成达万高铁遂宁涪江特大桥。当日,四川成都经达州至重庆万州高铁(简称“成达万高铁”)遂宁涪江特大桥建设工地主塔和架梁建设工作有序推进,现场一派繁忙景象。(无人机照片)

香港举办2024年度汉字评选 “稳”“变”等10字入围

郝宇的初衷很纯粹,没想过挣多少钱,只是想帮家乡特产拓宽市场。“回顾整个过程,我也佩服自己当年的勇气。然而,我并不冲动,是循序渐进一步一步来的。”

2024年国际(汉中)龙狮争霸赛启幕

这座换流站是疆电入渝工程——哈密至重庆±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起点。工程跨新疆、甘肃、陕西、四川、重庆五地,止于渝北±800千伏换流站。如果说疆电入渝工程似一条长达2290公里的“银线”,将新疆、重庆两地紧密联系在一起,那么巴里坤换流站便是穿针引线处。

中国外交部副部长:中国将成立全球安全倡议研究中心

据了解,目前在全国大部分地区,适老化改造主要集中在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,普通老年人难以享受到相关补贴。今年以来,上海、浙江、宁夏、甘肃等地除了对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进行补贴改造,也在尝试通过以旧换新的方式扩大补贴范围,让更多老年人受益。

“两弹一星功勋奖章”获得者周光召逝世,享年95岁

阳江将2024年确定为“营商环境年”,制定了《阳江市营商环境年总体方案》,提出“一年重点突破、两年全面提升、三年争创一流”的行动目标,要求出台“一个条例”,加快推进营商环境相关立法工作。阳江市人大常委会迅速行动,将《条例》列入2024年立法计划,聚焦市委提出的目标任务,加快推进《条例》立法进程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
女王论坛